作 者 | Wendy
中国2002年启动对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2014年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鼓励推动可燃冰的试采与开发,并于201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设立可燃冰勘探试验区。
2020年2月17日-3月30日,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圆满成功。此次试采已持续产气42天,累计产气总量149.86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3.57万立方米,是第一轮60天产气总量的4.8倍,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
1999-2020年中国可燃冰行业开采发展历程
截止2018年10月,包括我国在内全球仅4个国家实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其他三个国家分别是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其中前苏联的麦索亚哈气田水合物的产业化开发属于非常规气田开发时的意外成果,并非是专门针对水合物进行的试采尝试。
从固态水合物储运及分离净化天然气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来看,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位居首位,申请量大幅高于排名第二位的申请人,竞争优势明显。中国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占据了6个,中国专利权人仍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企业相对较少,可见,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目前,世界各国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纷纷寻找新的替代方案,可燃冰便是其中之一。从我国可燃冰开发日新月异的进程来看,可燃冰成为新兴的重要能源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对可燃冰开发法律问题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没有专门立法规制可燃冰开采的环境风险、生产风险,也没有建立与之配套的预防政策、争端解决机制等。同时,可燃冰开发与水资源、气候、能源等因素相互联系,如何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可燃冰日后的商业化开发,也是一大难题。
为了能够实现从开采,井筒流动到管线技术的全过程数字化。可以搭建海底可燃冰流动保障的数字孪生生产系统。可以不断提高产品的创新水平。用创新技术带动可燃冰生产系统优化和生产参数的优化。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不断优化设备维护的方式,以此来提高海底生产系统的整体寿命,以实现可燃冰开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24 CPCIC2024 www.cpcic.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