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
P
CPCIC
CPCIC

战略会话再次举行,中欧关系迎来春天?

发布时间:2020-06-11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国际关系产生全方位冲击,中欧关系亦不例外。疫情影响了中欧之间既定的外交议程,也对经贸合作造成持续冲击。可是,最近中欧关系却持续走好,释放了不少积极信号:

 

5月2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发表演讲,强调与中国的关系必须成为外交重点,要承认中国在国际机构当中占有的一席之地。

 

5月29日,欧盟举行27国领导人视频会议,表示欧盟不会跟随美国一同制裁中国。

 

5月25-29日,中欧举行了第二十九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5月30日,中德两国开启“快捷通道”,全面简化入境手续,让数百名德国企业家得以飞往中国开展业务。

 

6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答中欧关系提问时表示,今年是中欧关系大年,近期双方正积极筹备一系列高层交往。

 

6月9日,中欧举行第十轮高级别战略对话,双方表示将打造更紧密的中欧关系。

……

 

这一系列外交“组合拳”让我们看到了双方持续合作,互相支持的决心。

经贸合作仍是重点

▲ 5月30日中午,德国汉莎航空LH342航班承运约200名旅客,自法兰克福飞抵天津,这是中德之间的首班复工包机。(来源:新京报)

中欧关系的一大重点便是经贸合作,虽然当前疫情对中欧的经贸往来产生了影响,但欧洲企业对中国信心不减。

 

目前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超过1.6万家,设立项目超过4.7万个,累计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不久前表示,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有世界上最好的产业结构,欧洲企业未来不会选择离开中国市场。

 

有这两个“最”,中欧经贸还愁什么呢?欧洲企业也纷纷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前几日,得益于“快捷通道”的开启,两架从德国返回中国的包机从法兰克福起飞,第一架到了天津,第二架到了上海,包括了西门子中国区CFO等约400名德国在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全球疫情尚未稳定的情况下,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赶往中国,开展复工复产。

 

面对疫情,欧洲企业仍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截至目前,欧洲地区已有27国逾400家企业报名参加第三届进博会,已签约面积达10.2万平方米,许多企业还一次签署了未来几届的参展合同,我们不难看出进博会的巨大吸引力以及欧洲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强大信心。

 

欧洲企业一是急着回到中国复工,二是急着参与进博会,这两“急”反映的是他们对中国抗疫的肯定,更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高度期待!

 

中欧班列作为来往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其5月份的表现也着实让我们骄傲。5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33列,同比增长43%,发送货物9.3万标箱,同比增长48%,单月开行列数和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为中欧经贸往来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说,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将为双方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力,也为中欧关系的更进一步打下了基石。

政治互信同样重要

▲ 6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第十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视频会议上发言。 (来源:中国日报)

 

经贸往来固然重要,但双方合作不能“只谈钱”,政治互信也很重要。

 

新冠疫情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更是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德国并没有因此同中国交恶,而是充分承认中国在全球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5月27日,德国总理默尔克在欧盟理事会外交安全政策会议上讲话,多次提到了中国的重要性。她强调与中国的关系必须成为外交重点,不仅在贸易范围内,要有决心承认中国在国际机构当中占有的一席之地,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卫生安全领域,也可以而且必须与中国更进一步的合作。

 

作为欧盟内的第一大经济体和下一任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对中国的态度自然会影响整个欧盟。而其他欧洲国家也同德国一样,对中国保持着友好的态度。

 

在5月29日举行的27国欧盟领导人视频会议中,欧盟外交与国际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大部分欧盟国家都认为,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国际关系对欧盟利益更为有利。尤其是此次疫情的爆发,更是让欧盟各国认识到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重要性。数以亿计的医疗防护用品从中国源源不断的运往各个受灾严重的国家,这让各国都对中国赞誉有加。

 

在6月9日举行的中欧第十轮高级别战略对话结束后,博雷利则表示,欧方尊重中国,会寻求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中国对话与合作,而不是对立与对抗。欧方对欧中关系具有很高的期待,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欧盟-中国峰会、欧盟-中国领导人会晤取得积极成果,确保年内如期完成欧中投资协定谈判,打造更加紧密的欧中关系。

 

欧洲方面的多次表态再次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中欧应增强政治互信,坚持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不论是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还是双方的政治互信,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合作才有未来。这样看来,中欧关系的春天还会远吗?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 2024 CPCIC2024  www.cpcic.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