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截至5月底,已经有超过500万人确诊,超过30万人死亡。此次疫情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突发性全球危机,也是首个真正的“全球化疫情”。尽管疫情后的世界不大可能会有根本性、颠覆性的不同,但疫情对世界经济、安全和全球发展态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将加速国际秩序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演变。全球化这一历史大势不会因疫情而终结,但其结构和内涵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对此,本报告共有十点观察与思考。
6月2日,博鳌亚洲论坛在线上发布了《疫情与变化的世界》专题研究报告。李保东秘书长介绍了报告内容。
一、新冠肺炎是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
这次疫情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自 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以来最严重的疫情,也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世纪时期的黑死病和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曾分别导致数千万人死亡,但那时人类对病毒的基本原理仍不了解。现代医疗技术和水平比百年前有了质的提高,但是包括最发达国家在内的疫情重灾国却出现前所未有的医疗系统崩溃局面,足见此次疫情的严重性。新冠肺炎疫情和21世纪前几场主要疫情在致死率和感染范围上各有异同,但其传播速度远超过其他疫情。
1.此次疫情在传播和应对上是首个真正的“全球化疫情”。
疫情在3个月的时间里波及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了将近70亿人口。疫情的迅速扩散是全球化时代人员跨境流动和病毒具有较长潜伏期、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结果。同时,全球化也是各国联合抗击疫情的基础,全球各地同步交流疫情信息,防疫物资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转运。人类历史上首次主动为传染病防控按下全球经济的暂停键,给此次疫情打上鲜明的“全球化”烙印。
2.面对疫情冲击,各国反应不一。
在2019年底首次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中国对新冠病毒的特性、传播途径和传播规律经历了一段认识的过程。从3月中旬起,中国防疫重点逐渐从“内防扩散”向“外防输入”转变,境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进入全面复工复产、防止疫情反弹的阶段。
同中国类似,亚洲国家大多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在疫情发生的较早阶段实施了广泛隔离、自我防护和集中救治等措施。由于亚洲国家多具有集体主义文化传统,民众在抗疫过程中相对更加信任和服从政府,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均在较短时间内成功控制住疫情,并将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程度降到最低。
同一些亚洲国家追求零增长、零感染的防疫理念不同,部分欧美国家的防疫政策更多是为了“拉平增长曲线”,即通过减缓疫情扩散速度,避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为研发疫苗和药物赢得时间。
除美国、欧洲、亚洲三大地区外,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地区也相继出现输入病例和社区感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尤其严峻,新确诊病例总数在5月中旬首次超过发达国家总和。其中,巴西、俄罗斯、秘鲁等国的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仅次于美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均医疗资源较少且迫于经济压力,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家已经陆续开始放宽防疫措施,疫情在有关国家仍呈蔓延之势。
二、疫情是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突发性全球危机
疫情的影响远远超过疫情本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疫情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场典型的全球性挑战。冷战时期,人类一度面临核战争危险,但全球经济所受冲击尚不及此次疫情。此次疫情已经冲击到人类健康、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是一场全面的、综合性的挑战。
目前为疫情下定论为时尚早。一是本轮疫情将持续多久、今后会否卷土重来,目前形势并不明朗,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疫情的最终影响。二是疫苗或特效药能否出现并得到普遍应用、“群体免疫”能否成功,关乎人类何时能够完全战胜病毒。目前,已有中美等国的几个疫苗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国际上的卫生专家普遍认为,距离疫苗实际应用仍有相当长的时间。三是对病毒起源的结论,不仅将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也关系到国际关系。国际科学界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均表示确信病毒源于自然界,但病毒究竟如何起源与传播仍不清楚,有关国家利用病毒溯源做文章的声音也并未停息。疫情后的世界将与之前不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疫情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认为,世界将分为“前新冠世界”和“后新冠世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哈斯认为,疫情不会改变历史的基本方向,但会加速历史进程。
总的来看,疫情后的世界不大可能会有根本性、颠覆性的不同。疫情前,世界就已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这一大变局的基本动力,如国际力量的消长和科技革命的突破,仍将持续今后至少数十年。但疫情显然将给世界带来很多重大改变,它既加剧了一些消极趋势,也加速了一些积极趋势,其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总体上将加速世界变局,使国际形势更趋复杂。疫情前就已存在的大国竞争加剧、全球合作屡遇难题、民粹主义思潮蔓延等问题,疫情后将会变得更加显著。
三、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1.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疫情急剧扭转了2020年初世界经济温和增长的预期。由于经济活动受抑制,冲击生产和消费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负增长3%。
疫情暴发以后,各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3月中旬以来,美国出现创纪录的2645万人申请失业救济,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增就业数全部蒸发。疫情使全球股市和国际原油市场遭受重创。如油价长期保持低位,将对石油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造成巨大打击。
2.疫情给相关产业和国际贸易造成巨大损失。
疫情的暴发使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和众多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沉重打击。全球旅游业损失至少220亿美元。疫情导致全球96%的旅游目的地国(地区)采取限制措施,在现代史上,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情况都未发生过。各国的疫情防控措施使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大幅降温。伴随疫情的蔓延,全球航运业每周损失约3.5亿美元。2020年,全球海运贸易量可能减少逾6亿吨,为35年来的最大降幅。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20 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可能下降多达32%。
3.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
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停工停产、隔离检测、限制人员聚集等措施,对全球商品的生产和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生产分工高度全球化的时代,此次疫情使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循环受阻。汽车、电子等高端制造业尤其依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所以受到的冲击最大。在全球分工已十分细化的背景下,各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更加独立、完整的供应链,建立区域化的供应链、分散供应链风险可能成为一个发展方向。
4. 疫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多重挑战。
一是疫情本身的冲击。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防疫物资生产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不少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疫情初期,如果疫情出现更大规模的暴发,将出现灾难性局面。
二是经济形势的恶化。发展中国家多数经济独立性弱、财政空间小,疫情不仅导致本国经济活动受抑制,也使其外部经济环境更加恶化,尤其对那些原料出口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自疫情暴发以来,已有约900亿美元资本撤出新兴市场,南非、巴西、墨西哥等国的货币均出现大幅贬值。
三是债务负担。疫情使一些国家原有的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甚至面临债务危机。比如,疫情暴发以来,阿根廷经济几乎崩溃,面对公共债务占比GDP近90%的2776亿美元债务,阿根廷面临巨额债务违约风险。疫情冲击下,已有超过90个国家向IMF提出援助要求。
5.疫情导致更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已接近恢复到疫情之前,但疫情仍未结束,国际金融市场屡现波动,潜在风险仍不容忽视。伴随经济停滞和失业率上升,疫情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值得密切关注。疫情下,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至于是否堪比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还有待观察。
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称,此次疫情还可能使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增加近一倍,今年将达到2.65亿。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维持全球农产品与食品的供应稳定,世界可能面临食品危机。
四、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态势
1.疫情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安全。
长期以来,公共卫生问题往往得不到和经济及政治问题同等的重视。各国在此次疫情初期的应对中,都或多或少暴露出这一问题。各国需重新审视并更加重视非传统安全挑战,构建更完善的国家安全体系。
2.疫情进一步揭示经济发展与安全的密切联系。
此次疫情再次表明,经济中有安全、安全中有经济,二者的联系日益紧密,有关决策必须统筹兼顾。中国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之后,即强调复工复产和防控疫情两手抓。在疫情仍在蔓延的一些国家,何时以及如何重启经济,政府面临两难抉择。
3.疫情再次凸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此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生活在大自然当中,应当维护人与自然的平衡,注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非仅仅追求片面的经济增长。
五、疫情将加速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演变
1.疫情放大了国家间的分歧矛盾。
各国受疫情冲击的程度和应对效果不同,将加速各国软硬实力的消长变化。疫情还更多暴露出国家间的分歧、矛盾,助长了原本抬头的单边主义和民粹主义。历史上,没有哪一次传染病的应对被如此严重政治化。
同时,美欧国家之间也因有关防疫措施以及争夺防疫物资等龃龉不断,一片“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景象。跨大西洋传统伙伴关系在疫情期间“失效”,美欧关系裂痕加深。尽管不少国家之间也有相互支援与合作,但国际社会整体的“同舟共济”精神,同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不可同日而语。
2.欧盟面临英国脱欧之后的又一场重大危机。
近年来的难民潮以及英国脱欧,加剧了欧盟内部的矛盾和对欧盟未来的怀疑。在此次疫情中,特别是在意大利等重灾国要求援助时,欧盟在危机面前表现得毫无准备。在舆论的讨伐声浪中,欧盟委员会最终提出应对疫情的一揽子计划,但欧盟各国领导人迄今仍未就疫情防控模式或经济复苏计划达成一致。由于公共卫生只是欧盟的辅助性职能,这一职能设定限制了欧盟在应对疫情中的作用。但此次疫情深刻反映出,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欧盟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的集体行动,团结一致将更加重要却也越发困难。
3.疫情促进了亚洲国家的团结合作。
在此次疫情的综合考验中,亚洲国家迄今的表现优于欧美。中日韩三国在疫情期间互相鼓励和支援,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团结合作应对挑战的榜样。据《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年度报告》,尽管受疫情影响亚洲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但亚洲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将在2020年首次超过50%。有观点称,疫情将加速亚洲世纪的到来。
六、疫情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新要求
1.国际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此次疫情的全球应对,离不开以WHO为核心的国际公共卫生体系。WHO先后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大流行,提出政策建议和技术指南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做好应对准备。但疫情也凸显了WHO的脆弱和不足。由于缺乏强制性以及领导人级别的协调,WHO的专业建议无法在一些国家推广,甚至对病毒的命名都无法得到一些国家的认同。作为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WHO的年度总预算甚至比不上美国一家大型医院,使其容易受到主要资助国的牵制。
2.大国之间有沟通协调,但缺乏实质性合作。
疫情期间,主要大国的领导人和外交系统间进行着频繁的沟通。然而,同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相比,大国间的实质性合作明显不足。迄今未有一个大国引领、全球协调的联合抗疫行动。二十国集团(G20)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但卫生合作一直未成为 G20 机制的主要议题。3月举行的G20特别峰会和随后的G20卫生部长会议虽然在推动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方面达成共识并推出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无论在政策协调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无法与金融危机期间的大国合作媲美。
3.疫情进一步凸显全球性问题的治理机制缺失。
当前,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贸易摩擦等问题上,许多多边机构包括联合国系统已经暴露出机制失灵、应对不力等问题,有的如WTO甚至直接丧失了应有的一些重要功能。此次疫情再次表明,尽管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但相关治理机制却严重跟不上需要。多边主义仍面临严峻挑战,全球性问题的应对前景堪忧。
七、疫情推动全球化进程深入调整
1.疫情引发对全球化的深入反思。
此次疫情之前,全球化已经遭遇巨大阻力。此次疫情为本就反对全球化的群体提供了新论据,助长了保护主义的思潮,也促使一些国家重新审视产业布局与开放政策,加速全球供应链的本地化和多元化进程。同时,疫情也以无比清晰的方式警醒世界,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不管承认不承认,人类事实上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全球性挑战面前独善其身。将公共危机政治化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但这一理念要真正转化为各国的政策,仍需面对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战略考虑。
2.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将深入调整。
全球化需要互联互通,但是应对疫情又需要隔断。这种内在的悖论给各国决策造成很大的困扰,导致应对疫情的不同模式,相应地也产生了不同的后果。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短期内仍难被取代,但国际分工体系和部分供应链将会缩短。亚洲、欧洲和美洲这几大经济板块的区域内合作可能得到加强。政府和企业在促进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
长期来看,如何在效率与安全、区域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等方面把握平衡,是未来全球化调整的重要方向。全球化这一历史大势不会因疫情而终结,但其结构和内涵可能出现新的变化。以生产要素全球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可能被拓宽。涵盖经济、安全、社会要素的更为包容的全球化将具有更强的韧性和潜力。
八、疫情促使各国强化治理体系与能力
1.疫情将促使各国提升治理能力。
疫情是对各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一是危机管理能力。疫情考验各国政府在信息匮乏、形势极不确定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做出准确判断、迅速决策并果断执行的能力。
二是资源整合能力。疫情短期内迅速蔓延,导致大多数受影响的国家一度都出现医疗物资严重短缺、卖家哄抬物价、民众恐慌性购买等现象。政府如何统一部署、协调联动,高效调配资源,直接影响疫情的防控进程。
三是社会管理能力。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需要民众、家庭和企业积极响应并配合政府的防控部署。疫情对各国政府的社会动员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2.疫情促使各国加强政府权力。
在西方国家“大市场、小政府”模式中,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职能仅限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此次疫情使一些美欧国家传统上的“小政府”面对民生拷问,不得不采取更多“大政府”的做法。危机面前,如何在短时间内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确保战略物资的生产与供应,考验着政府的作用。疫情过后,西方国家政府是否会扩大政府职能范围仍是未知数,但至少均会加强应对危机时的政府权力。
九、疫情加速改变社会面貌
1. 疫情加速新技术的渗透和应用。
持续数月的疫情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从红外热成像无接触快速测温,到辅助诊断技术;从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疫情追踪,到机器人无接触配送;从健康码到远程办公,一系列高科技的应用为遏制疫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疫情还促进了高科技驱动的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社会数字化转型,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智能化手段的普及也带来对数据安全和公民隐私保护的担忧。
2.疫情催生工作与生活新生态。
疫情打乱了民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节奏。疫情期间,多国曾出现民众反对政府防疫限制措施的抗议活动。疫情还催生或强化了远程办公、远程社交、远程购物、远程娱乐、远程教育等一系列工作与生活新生态,其中一部分已经在向常态化发展。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影响了很多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疫情后的世界不会“一切照旧”。
3.疫情可能加剧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在很多国家,低收入人群由于经济压力难以长期维持社交隔离,也普遍更缺乏医疗资源。此次疫情中的感染和死亡案例都较多集中在低收入人群。经济衰退导致更多人失业,部分社会阶层生活水平下降,社会贫富差距被进一步放大。难民、移民等弱势群体在疫情面前更不堪重负。据联合国难民署估计,全球167个国家为防控疫情采取了全部或部分关闭边境措施,至少57个国家没有为寻求庇护的难民开放边境。疫情加剧了一些国家原本存在的社会矛盾,如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和政治危机。
十、疫情凸显人类社会的脆弱性和发展韧性并存
1.全球化时代,疫情牵一发而动全身。
疫情及防控措施使社交活动和社会生产陷入停滞,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在全球化的链条下,有关冲击由于产业之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微观和宏观之间以及各经济体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快速传导,造成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经济社会冲击。分工越细、联系越紧密的地方受冲击越大。经济停滞和社会问题突出进而又导致政府压力增大、舆论广泛争议、不同阶层和不同国家间矛盾上升。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就把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搅成一团乱麻,促使人类再次反思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利与弊、得与失。
2.疫情之后的世界仍具有较大韧性。
此次疫情导致的死亡人口多数集中于65 岁以上群体,对中青年劳动人口的冲击较小,这与战争导致的经济衰退有明显的不同。疫情也毕竟不像一场热战那样摧毁了基础设施。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的救助措施缓解了市场主体的压力。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生产和消费活动有望迅速恢复,不排除在一些领域会出现大幅反弹。疫情也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线上经济加速发展,远程办公更趋普及,共享员工成功试水,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增长点。IMF认为,如果疫情在 2020 年得到控制,各国都将在 2021 年出现高于平均年份的经济增长。人类曾经经历多次重大危机,但历史的车轮仍滚滚向前,人类对于危机的“免疫力”也在不断增强。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24 CPCIC2024 www.cpcic.org All Rights Reserved.